近日,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為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科學制定時間表、路線圖。
到2025年,福建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初步形成,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7.40%;森林覆蓋率比2020年增加0.12個百分點,森林蓄積量達到7.79億立方米,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奠定堅實基礎。
到2030年,福建省經濟社會發展綠色低碳轉型取得顯著成效,重點耗能行業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大幅下降;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30%以上,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2000萬千瓦以上;森林覆蓋率比2020年增加0.19個百分點,森林蓄積量達到8億立方米,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峰值并實現穩中有降。
到2060年,福建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和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80%以上,碳中和目標順利實現,生態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開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境界。
意見提出在推進福州都市圈、廈漳泉都市圈等建設過程中,深入落實綠色低碳發展導向和任務要求,發揮地區產業協同聯動優勢,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全面排查在建、擬建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嚴禁違規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建設、運行,堅決拿下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加快打造福州高新技術開發區等國家綠色產業示范基地。
意見還提出建設城市森林、城市綠地、城市綠道、親水空間,加快城市通風廊道建設,開展園林綠化“百千萬”工程,高品質建設集健身、休閑、賞景等功能于一體的社區公園、“串珠公園”、“口袋公園”,大力提升城市綠化水平;加快推進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規模化發展,加快推進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節能改造,持續推動老舊基礎設施節能降碳改造;開展建筑屋頂光伏行動,加大“光伏+”、微電網、風光儲一體化、智慧能源等在建筑領域應用推進力度,大幅提高生活熱水、炊事等電氣化普及率。
我省將深入實施新能源汽車替代、船舶電動改造等措施,加快推進城市客運、城市物流配送車輛電動化、新能源化和清潔化,有序推進充電樁、配套電網、加注(氣)站、加氫站、換電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老舊車船,積極引導公眾主動選擇綠色低碳交通方式。
此外,我省還將加強綠色低碳重大科技攻關和推廣應用,持續鞏固提升碳匯能力,比如推進三都灣、閩江口、興化灣、泉州灣、廈門灣、東山灣等整治修復,恢復退化的海洋生態環境,改善海洋生態系統。
——來源:福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