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生態功能修復呢?我認為,生態修復一定要從簡單的復綠過渡到生態功能修復,總體上應該重新建立一個完整功能性的生態系統。但是,恢復生態系統功能,決不僅僅是植被的恢復。所以,生態功能修復一定要強調已經破壞或者退化生態系統功能的整體提升。
那么,生態功能修復的目標是什么?首先,要考慮生態適宜的情況下進行怎樣的穩定修復;其次,修復以后能否達到比較好的生態系統結構;最后,我們的終極目的是要達到比較好的生態功能,比如水源涵養功能、水土保持功能、游憩娛樂等。
從生態系統來講,生態修復中追求的是物種、種群或者生物多樣性的修復到生態系統修復的轉變,這種修復強調的是生態系統的結構、過程以及生物多樣性的恢復,整體上偏重于自然生態系統。但是,對生態功能修復而言,則一定要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目標,包括文化功能、美學功能和公眾感受等等。
生態功能修復要考慮生態系統本身具備的自然功能,還要充分考慮修復以后能夠為人類提供什么樣的服務。為什么特別強調這點呢?現在礦山大面積的破壞,對破壞區域人類的影響特別是對局部地區居民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為此,礦山的生態恢復不能僅僅停留在植被恢復,而要考慮到在生態系統功能保障的情況下能夠為居住地的居民提供什么樣的生態服務,比如供給功能、原材料功能、凈化水質功能、文化傳承功能、美學功能等。
目前,生態功能修復的意義更重要。隨著城市化的發展,生態的修復必然要考慮與其周邊城市的社會經濟發展相結合。修復方式肯定不會是單一的修復,不僅要考慮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還要考慮到各地區自然條件的差異。因此,修復目標和方向也應該因地制宜。
生態功能修復的目標不僅僅是植被的恢復或者生物多樣性的修復,而要從自然生態系統和社會經濟系統兩大方面綜合考慮,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多、更完整的生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