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齊下治水 打造“兩江四岸”名片
福州河湖長制工作獲國務院正向激勵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通報,對2021年落實打好三大攻堅戰、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擴大內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取得明顯成效的199個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相應采取30項激勵支持措施,福州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推進力度大、成效明顯被點名表揚。
國務院2022年對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推進力度大、成效明顯的地方,安排中央財政水利發展資金時適當傾斜,給予每個市2000萬元、每個縣(市、區)1000萬元激勵,用于河長制湖長制及河湖管理保護工作。
國家重量級獎項為何花落福州?記者從市河長辦獲悉,我市堅持高位推動,長效治水。河湖長制開展以來,福州市、縣、鄉、村四級的1038名河長和256名湖長到位履職,1190名河道專管員到崗巡河。市、縣、鄉三級河長組織開展巡河護河近20萬次,解決河湖問題10萬個。
福州市河長辦的治水之路,并未局限“水”的治理,而是多管齊下,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治理的生態保護修復理念進行“水岸同治”。為統籌推進流域綜合整治,福州市印發《河湖水系綜合治理工作方案》《深入推進閩江流域福州段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方案》《“兩江四岸”環境提升工作方案》等文件,致力水系綜合治理。同時,在河湖治理中融入底蘊深厚的閩都文化,著力打造閩江、烏龍江“兩江四岸”城市名片。截至目前,閩江及烏龍江沿岸新建了沙灘、花海、濕地等多個特色的濱江公園,成為市民日常休閑的好去處。未來,“兩江四岸”沿線將打造12個各具特色的沿江精品景觀帶。
——來源:福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