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碳匯是“海洋+生態”的黃金組合。作為海洋大省、生態大省和全國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在發展海洋碳匯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比如,連江縣、東山縣等地水產養殖產業興旺,不僅可以通過水產品銷售、加工等創造經濟價值,還為海洋碳匯帶來了“富礦”。目前,福建在海洋碳匯開發、應用、交易方面已經走在了全國前列,“碳”出了海洋經濟發展的新路子,下出了“先手棋”。
推動海洋碳匯產業發展,關鍵在于應用。當前,大量的海洋碳匯資源仍處于“沉睡”狀態。在碳達峰碳中和成為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如何開拓海洋碳匯應用的新領域,已經刻不容緩。連江縣此次運用海洋碳匯實現“零碳”會議的嘗試,雖然碳匯量不大,但意義不可小覷:一方面,找到了海洋碳匯應用的新領域,為進一步創新應用打開了思路、增添了信心;另一方面,將“零碳”會議理念從過去高規格、高層次展會引入到縣級會議層面,讓“零碳”會議更加貼近基層、深入人心,有利于碳中和理念在更多展會、會議領域落地。
在頂層設計上,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增加海洋碳匯”“探索建立藍碳標準體系和交易機制”等一系列決策部署。我省印發的《加快建設“海上福建”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中,將搶占海洋碳匯制高點作為重點任務之一。這些高瞻遠矚的部署和規劃,將為我省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增添新的光彩。
——來源:福建日報